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
已孤万古中秋月,为约黄花九日杯。
但得交情常旧雨,不辞尊酒理新醅。
帖俞王诸君求笔
颜公笔法有家法,豪锥料得皆千金。
闻道分张遍亲友,可能乞我助呻吟。
再来江下示成父
七郎堂下渡船开,岂料今晨又再来。
吴水越山看未足,未妨兄弟与衔杯。
暇日过在伯因而留饭
身在山中不见山,兴来骑马到江干。
幽忧本藉登临释,逼仄还因笑语宽。
半岁相从终岁别,束书可作素书看。
我虽无友不如己,却恐君思取友端。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彦博审知成父集于普宁山半
探支重九日,试手菊花斟。
论置人繁寡,觞行自浅深。
风能度林杪,月亦吐山阴。
四听虫仍起,中还蓍我吟。
九月一日晨起风物凄然不胜怀远之思作五首寄
姨母比苦胫,涉秋今若何。
音书君定密,离苦我何多。
凫舄思文瑞,灯窗想骥和。
何以俱款集,未厌数经过。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
婆娑风月隅,窈窕溪山宅。
林园故幽幽,鸥鹭空脉脉。
虽云有逢迎,未易相主客。
桃李自成蹊,岁寒知松柏。
书怀二首
要令多病也身轻,安得晨风永昼清。
瑟瑟泉流沿涧响,疏疏松吹转空鸣。
生平旧隐藓踪合,老至危途蓬鬓生。
松柏后雕闻古语,若何秋菊敢齐名。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而寄之二首
村村获稻急,得得跨驴行。
别野片时役,好诗无数成。
羸躯难并出,病眼待渠明。
落日斜犹挂,凉风晚更生。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我有嗜睡癖,衾枕长与偕。
晨昏要无失,曷日住君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