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峄
(1066—1144)宋婺州永康人,字仲连,号如村老人。胡稷言子。淡于荣利,父子兄弟相为师友。与方惟深、林虙为忘年交。高宗即位,以年格调迪功郎。所居五柳园,松窗蓬户,人目为隐君子。有《如村稿》。
丁开
宋潭州长沙人,字复见。负气敢言,安抚向士璧被问,开诣阙上疏,言士璧有大功,军府小费,不宜推究。书奏,羁管扬州,岁余卒。
陆轸
陆轸,生卒年待考,字齐卿,号朝隐子(《渭南文集》卷二七《先太傅遗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是陆游的高祖。仁宗天圣十年(1032)官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仪制一〇至一五)。康定元年(1040)知会稽。庆历二年(1042)移明州(《会稽志》卷二)。皇祐二年(1050)以吏部郎中、直昭文馆守新定。三年得分司南京(《渭南文集》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〇)。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谏议大夫(《爱日斋丛钞》卷二)。
陈公凯
陈公凯,字君用,号竹臞,浦江(今属浙江)人。元初为月泉书院山长。与其弟公举日与方凤、吴思齐为文字交。月泉吟社第四十名,署名柳圃;又为第四十六名,署名陈鹤皋。事见明嘉靖《浦江志略》卷七《陈公举传》、《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
曹道冲
曹道冲,南岳道士。事见《南岳总胜集》卷中。
陈璹
陈璹(一○九七~一一五八),字国寿,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权崇安县丞。历监湖州梅溪镇,通判建康府,知饶州、静江府、潭州、广州。秦桧卒,迁两浙转运副使。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寻起知饶州,因疾归。绍兴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二。官至左朝散大夫。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阁陈公墓志铭》。
陈田夫
陈田夫,字耕叟,号苍野子。高宗绍兴中居衡山紫盖峰下九真洞老圃庵,往来七十二峰间三十馀年。辑《南岳总胜集》,有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自序(《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三一)。今录诗二首。
赵善璙
字德纯,南海(一作歙)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少苦学登第。为德清县簿。尝谓士大夫莅官临民,不明九章则无以断疑。后除大理评事。累官书郎。善璙著有自警编九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杜旃
约公元一一九二年前后在世,字仲高,金华人,杜旟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与兄伯高,弟叔高、季高、幼高齐名,人称“金华五高”。旃工词,陈亮评:“仲高丽句,晏叔原不得擅美。”著有癖斋小集《宋百家诗存》及杜诗发挥,《文献通考》行于世。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