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釪

清江苏江都人,字于宫,号双村。出身盐商家庭,广有资产。以诸生参与修《佩文韵府》等书,授中书。有《一鹤斋诗》。

徐谊

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平阳万全沙冈人。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州知府、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吏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受到排挤,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嘉泰二年,重获起用江州知府。开禧三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任隆兴府知府,死于任上,享年65岁。在学术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事见《水心集》卷二一《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宋史》、民国《平阳县志》有传。

郭令孙

郭令孙,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

昌传钧

昌传钧,字旭初,如皋人。光绪癸巳举人,官广西龙胜通判。

陈充

陈充,字若虚,益州成都人。家素豪盛,少以声酒自娱,不乐从宦。邑人敦迫赴举,至京师,有名场屋间。雍熙中,天府、礼部奏名皆为进士之冠,廷试擢甲科,释褐孟州观察推官,就改掌书记。景德中,与赵安仁同知贡举,改工部、刑部郎中。大中祥符六年,以足疾不任朝谒,出权西京留守御史台,旋以本官分司,卒,年七十。性旷达,善谈谑,澹于荣利,自号「中庸子」。上颇熟其名,以疾故不登词职。临终自为墓志。有集二十卷。

陈桷

陈桷(1091~1154),字季壬,号无相居士,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上舍登第,授冀州兵曹参军。宣和七年(一一二五)提点福建路刑狱。高宗绍兴元年(1131)主管江州太平观。四年,除太常少卿。五年,知泉州。六年,提点两浙西路刑狱。八年,迁福建路转运副使。十年,复召为太常少卿。十一年,除权礼部侍郎。十五年,知襄阳府,充京西南路安抚使。乞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六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戴移孝

戴移孝,字无忝,和州人。

方兆及

字子诒,江南桐城人。举人,官山东按察司佥事。著阴天文官制诸书。诗稿散佚,兹于《龙眠风雅》中采取二章,等于吉光片羽。

何逢原

何鸣凤,字逢原,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宋末为分水县学教谕(《潜斋集》卷八《分水县学田记》)。入元不仕。月泉吟社第十四名,署名喻似之。又为第四十五名,署名陈纬孙。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

韩亿

韩亿(972年—1044年),字宗魏,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北宋名臣。咸平五年(1002年),韩亿登进士第,知永城县。景德二年(1005),通判陈、郓、许诸州。景祐四年(1037年),授参知政事,后罢知应天府。庆历二年(1042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韩亿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献(一作忠宪)。有文集十卷,已佚。

^回到顶部^